近日,記者從吉林省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今年長春市將全面鞏固63個生活垃圾分類片區工作成果,進一步加快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建設,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長效機制,為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升級版提供有力支撐。
長春市作為全國46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重點城市之一,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立了具有“長春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相繼出臺了《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和《長春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并制定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規范、考核標準、分類指南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標準,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制度體系。目前,長春市共建設垃圾分類收集設施13.1萬個;配置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車輛1055臺;建成1座日處理能力達2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和7座小型居民廚余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廚余垃圾日處理能力達620噸;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系統基本實現全覆蓋。
今年,長春市將全面鞏固63個生活垃圾分類片區工作成果,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全鏈條,鞏固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設施、分類收集設施、長效管理機制全覆蓋;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切實提升機場、車站、高校、大型商場超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效,充分調動物業服務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揮環衛專業隊伍和第三方服務企業作用,深化上門收集和定時定點投放相結合的“垃圾不落地”模式,積極推進快遞、餐飲、旅游行業的源頭減量;完善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續建新北環保電廠,新增家庭廚余垃圾處理能力,完善有害垃圾暫存點布局,按照每2000戶設置回收點的標準,增設150個流動回收點位。同時,進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力度,推動習慣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穩定在98%以上,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