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園好比一片綠洲,讓市民“推門見綠、移步入園、轉角見美”;進行適老化和適兒化更新提質改造的公園宜老宜少,托起穩穩的幸福,把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
打造城市“小氧吧”
大渡口區黃桷記憶坡地公園里,孩子們追逐嬉戲、歡呼雀躍,老人們圍坐一起、互道家常,小小的口袋公園里裝滿了幸福。在附近生活了30多年的居民曾大爺說,他經常和老伴一起來這里散步。
去年以來,重慶市打造了一批口袋公園,“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推進美麗重慶建設,做靚做美城市細節,去年完成了100個口袋公園建設,這些城市‘小氧吧’為市民提供了更多可觀、可感、可親近的綠色空間。”相關負責人說,鼓勵充分利用廢棄地、邊角地、閑置地等空間,在社區、商業服務設施、學校和公共交通站點周邊建設口袋公園。
當然,口袋公園建設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要突出地域特色,優選鄉土植物,喚醒城市記憶,讓居民記得住鄉愁,達到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目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區縣(自治縣)園林綠化主管部門還按照“科學布局、綠色生態、務實節儉”的原則,優先將口袋公園布局在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不足的地方,結合周邊城市環境及服務人群,建設具有休憩社交、運動健身、兒童游樂、文化藝術等不同功能的口袋公園。
為兒童提供多樣化選擇
背山面水,常年有白鷺棲息,位于南岸區銅元局街道的融僑公園因生態良好受到附近居民的青睞。更新提質后的公園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新建了兒童休閑區,樹蔭下放置著五顏六色的器材,沙坑、滑梯、攀爬架……家長在一旁照看,小朋友們穿梭其中,玩得不亦樂乎。
萬州區望江公園提質改造的主要內容是打造多年齡層運動休閑空間,結合牌樓長江大橋橋下空間,設置羽毛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等運動場地,打造集兒童娛樂、青年運動等功能于一體的活動空間。該項目投入使用后,立刻成為公園人氣最旺的區域。
“城市公園進行適老化和適兒化更新提質改造是去年新增的民生實事,我們根據兒童的活動需求和行為特點,優化調整公園整體布局和功能分區,完善公園通行環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例如,公園提供親子游戲區,增加籃球場、足球場等戶外運動設施,為兒童提供多樣化的運動選擇,也設置了安全圍欄、軟地面等設施,確保兒童在游玩過程中的安全。
滿足老年人活動需求
在沙坪壩區五云湖公園,寬敞平坦的無障礙步道由防滑材料鋪設而成,多處休息亭廊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地方。在老年健身區,專門設置了緩慢旋轉的腰部按摩器、模擬騎行的腳踏車等,低強度的健身器材讓老年人也能享受運動的樂趣。這里充分考慮老年人活動特點和需求,合理布局老年康體健身區。如今,舊貌換新顏的五云湖公園為老年人提供了舒適、安全、有樂趣的活動場所,備受好評。
“這是一座城市的人文關懷,無論年齡大小,每個人都有享受自然、放松身心的權利。”相關負責人說,確保安全是適老化改造的首要任務,提升舒適度是改造的直接目標,在保證空間布局、游憩設施、運行管理安全的基礎上,改造充分考慮了老年人身心狀態、行為方式。
目前,適老化改造針對公園出入口、重要景點等區域,在公園中形成連續的無障礙動線,增設老年人健身器材、便民設施,逐步普及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等急救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