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八公山麓,踞長淮中畔。安徽鳳臺,這座有著三千年歷史文化積淀的淮河古城,沿淮而建、因淮而興,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資源富集、交通便捷,先后獲得全國水利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安徽省文明城市、安徽省衛生縣城等榮譽稱號,被譽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近年來,鳳臺縣在抓好抓實“雙招雙引、聚智聚力”縣域經濟轉型提速發展的同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堅持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錨定“宜居宜業、智慧智能、安全韌性”城市建設目標,聚焦打造城市外聯內暢綜合交通路網,更新改造老城區,提檔升級新的城區,深度優化功能提升品質,全力打造優品優質宜居宜業智慧城市的“鳳臺樣本”。
黨建引領,聚力打造城市建設“黨建紅”
在城市建設中,無論是總體規劃、整體布局、長遠目標,還是落點落面、精準實施、微處優化,鳳臺都始終堅持黨建理念,以更實舉措推進黨建引領,以更嚴標準鍛造干部隊伍,把黨的創新理論深入踐行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
鳳臺縣樹牢“大黨建”理念,把黨建工作放到城市發展建設大局中謀劃和推進,貫穿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全過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指導各部門找準、找實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著力點,做到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積極破解“兩張皮”難題。聚焦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探索創新機關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載體、新方法,傾力打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黨建”品牌工程。
在打造高品質、優服務的生活小區方面,鳳臺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深化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切實發揮黨組織在物業服務企業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強力推進“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建設。成立行業黨委、物業協會,建立黨建引領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周調度制度,強力推進黨組織建設,織密黨建工作微網格。縣城區57個居民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25個、物業管理委員會31個;成立物業企業28個,其中單獨組建黨組織的11個,聯合組建黨組織的2個;51個物業小區全部成立了黨組織,完成了“皖美紅色物業”業主委員會和黨組織組建的工作任務。
強力推進“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建設。重點打造了天下明珠小區省級“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中和園小區、鳳凰灣P地塊等2個市級“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2024年打造了福海園、鳳凰首府等10個“皖美紅色物業”縣級示范小區,實現“皖美紅色物業”黨組織組建覆蓋率100%。
提標提質,深度推進老舊城區“換新顏”
鳳臺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棚戶區(城中村)項目建設,改造升級西城河公園、鳳凰文化公園等公園(游園),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與獲得感。
近年來,鳳臺縣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始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強化管理、注重長效”的原則,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不斷改善老城區市民生活條件。自2020年以來,相繼有10個棚改項目交付使用,56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提升,老城區面貌日新月異,生機煥發。
此外,鳳臺縣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等方式,將規模較小、距離適當、服務需求相似的零散、獨棟老舊小區“劃片打捆”進行管理,實現了物業管理全覆蓋。同時成立了行業黨委、物業協會,修訂、完善《鳳臺縣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規范化考評辦法》,每季度對小區物業服務進行規范化考核,半年召開一次約談會,實行末位淘汰,及時發現、指導、化解物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提升物業管理和社區綜合治理水平。
建管并重,擰緊守牢城市運維“安全閥”
鳳臺縣始終堅守安全底線,高標準推進韌性城市建設,系統推進“平急兩用”設施建設,補齊城市排水防澇設施短板,開展城鎮供氣、供熱、供水等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快老舊管網改造進度,持續提升群眾安全感。
關緊城鄉供水用氣“安全閥”。在全市率先運行瓶裝液化石油氣智能化配送平臺,逐步推進全縣液化石油氣企業建設智慧化管理平臺,實現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運輸、配送全流程實時監測。積極推動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與艾葛賽水務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實現城市供水由民企控股向國企控股的重大轉變。制定城市燃氣、供水等老舊管網改造計劃,集中力量分年度、分區域有序實施改造,2024年全縣改造老舊燃氣管網40公里,加裝更新戶內安防設施5.15萬戶(管道),更換金屬波紋軟管3.7萬戶(瓶裝),持續增強供水用氣安全保障能力。全力推進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非法存儲、違法經營等行為,有效維持了全縣瓶裝液化氣市場經營秩序。加強燃氣安全源頭治理,指導全縣五家液化氣充裝站整合為一家標準化充裝站,規模化整合初見成效,推動瓶裝氣企業從小、散、亂向規模化轉變。
強化建筑工地安全監管。深入開展住建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斷加大重點時段建筑安全生產監管,每季度開展建筑工地安全生產綜合大檢查,每年開展質量安全月活動,多次開展在建工地安全生產應急演練,進一步提高鳳臺縣在建項目應對突發事故的緊急應變能力。定期開展工程質量專項檢查及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專項檢查,全面推行舉牌驗收制度,組織開展住宅工程業主開放日活動,認真做好質量投訴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實。2021年—2024年創市級安全標準化工地16個,省級安全標化工地6個,創淮南市級優質工程“舜耕杯”獎33項(其中2024年度6項待評),創淮南市級質量標準化工地14項,獲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頒發質量“黃山杯”獎項4項。
狠抓縣城水環境整治。縣城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鳳臺縣堅持建管并重,加快形成生態環保、住建、城管、水利等多部門綜合協調與合作機制,深入推進縣城水環境綜合整治,提高綜合環境效益。持續推進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2024年完成改造5.4公里,清理疏通污水管道6300米,更換污水井蓋61處,排查整改污水直排口14處。定期開展溝渠巡查及管網排查,下發督查通報6期,工作提示函13個,整改問題44處,建成區4條水系河道水體水質保持穩定。
守正創新,全域推進城市管理“數字化”
鳳臺縣堅持以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快對城市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斷提升群眾體驗感。
以“智慧平臺”賦能城市安全監管。大力推進以城市燃氣、橋梁、供水、排水防澇等為重點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任務,實現從“普查、會診、治病、養護”到“動態監管”等五位一體的地下管網綜合監控管理模式,形成地上地下“一張圖”的綜合管理應用,構筑安全穩固的城市地下“生命線”。
以“智慧工地”護航建筑安全。圍繞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對全縣建筑工地落實主體責任,在全縣積極探索建立智慧工地“互聯網+監管”新模式,深入拓展智慧工地應用場景,積極推動工地管理精細化、智能化、數字化,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提高安全運行水平,做好安全生產。
以“數字城管”打造智慧城市。按照“精細化督查、高效化執行、智慧化監管”的總體思路,通過創新管理模式、強化執行力、運用科技手段等方式,堅持真督實查,聚焦薄弱環節,更加精確地掌握問題的來源和處理進度,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領域長效化、多元化的管控機制。
換擋提速,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滿意率”
鳳臺縣堅持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審批流程,創新審批方式,“對標先進、爭創一流”,在更快、更優、更便捷上下功夫,讓服務更高效成為全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的鮮明標簽。
從原來的多部門、多步驟逐一驗收到現在的“三個一”聯合驗收,為企業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快速解決了驗收問題,節約了成本,減少了等待時間,解決了企業的一部分資金問題,加快了設備進廠和投產進度。
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再提升,2024年,鳳臺縣率先在全市開展工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一個標準、一套人馬、一次辦結”的“三個一”制度,建立項目包保專班,加大建設過程服務力度,縣住建、消防、規劃、人防等部門主動對接項目提供服務,按時實施全流程線上并聯審批工作,實現“同時受理,限時辦結”,確保工業項目一次辦結聯合驗收,同步提交不動產登記,實現竣工即辦證,切實提高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效率。變“驗收后問題整改”為“建設中包保指導”,更好地推進工業項目早竣工、早投產,讓更多惠企利企政策釋放出更強勁的改革效應。
與此同時,鳳臺縣從培育骨干企業、支持資質升級、開展“雙招雙引”、鼓勵拓展市場等方面入手,激勵引導建筑企業做大做強,大力支持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完善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2024年度全縣綠色建筑開工面積63.57萬平方米,開工率達 100%,裝配式建筑開工面積14.21萬平方米,開工率達22.35%。1個項目通過二星級綠色建筑預評價。
據統計,2024年以來,鳳臺縣共摸排“三個一”工業項目5個,已辦理聯合驗收項目2個,平均時限壓縮60%。目前,正不斷探索創新、深入推進,為企業提供更加成熟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為企業發展添動力,護航鳳臺高質量發展。
久久為功,精準提升城市顏值“滿眼綠”
鳳臺縣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以“繡花功夫”進一步提升城市顏值,打造生態、清朗、綠色現代化城市。推行城市園林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包干到片,責任到人,把園林綠化工程落實到城市發展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提升綠化管護水平,打造宜居家園。加強公園、街道、廣場等場所綠化植物的日常管護,對城區綠化苗木進行科學管養;做好綠化補植,各個路段因地制宜補植不同品種的苗木,共補植更換苗木、花草1.4萬余株。2024年全縣新增改造提升綠地11.6萬平方米,建設城市“口袋公園”2個、城市綠道5公里,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96%。
城市綠化提質改造,擦亮生態底色。加強園林工作精細化管理。加強對公園、街道、廣場等草坪、綠籬、園林小品、行道樹等綠化植物的日常管護,對城區綠化苗木進行科學管護和養護,定期澆水、除草、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不重點項目建設間斷打撈各個公園水景池漂浮物,清除園內落葉、雜草、死枝,擦洗園內垃圾箱。
全面開展春季城區補植補栽,為城市添綠。為打造不同的景觀,各個路段因地制宜補植不同品種的樹木,共補植更換紅葉石楠、金森女貞、金邊黃楊小苗等苗木、花草1.4萬余株。目前,鳳臺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96%,綠地率40.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02平方米。
鳳臺,城在綠中建、人在畫中游的幸福美好新畫卷已徐徐展開。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智慧城市,是時代大勢、民生大事,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好百姓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首要工程,需要在城市功能的“微改造”、城市管理的“微循環”、城市服務的“微更新”等細節上多下功夫、多出舉措。
鳳臺全縣上下正以更足的干勁、更實的作風干事創業,迅速匯聚形成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鳳臺新篇章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