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全省計劃改造老舊小區844個、涉及居民13.7萬戶。近年來,為確保改造有力有效推進,山東重點圍繞“為民”中心、突出“便民”導向、立足“安民”目標,讓老舊小區改造標準更高、環境更優,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
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
老舊小區改造,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實施者。山東省堅持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后問效于民,線上線下相結合,讓居民在改造中唱主角。
堅持高位推動,推廣“1個領導小組+ N個專項工作專班”的“1 + N”模式,分類研究解決居民關心關注的資金籌集、工程質量、管線改造、設施配套等問題,扎實高效推進改造工作。
做細改造方案,指導各地結合實際,落實好改造標準、技術導則,用好激勵、負面兩張清單,對照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內容列出優先選項,讓居民“照單點菜”,提高居民參與度。
創新方式方法,引導居民利用“互聯網+”線上方式,對改造中涉及的共同決定事項進行表決。借助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精準勘察改造環境,讓設計方案更立體、更直觀,群眾感知更真切。
由“改房子”向“改生活”拓展
山東省老舊小區改造,始終堅持讓人民安居這個基點,圍繞居民需求,著力完善小區及周邊配套設施,讓居住更舒適、生活更便利。
豐富內容提水平,在做好小區道路、綠化、停車等基礎改造內容的同時,盡量增加改造內容、提高改造標準,著力解決好“一老一小”等突出問題。
以舊換新促消費,在改造小區開展設置一個政策宣傳欄、一個產品展示區,印發一份明白紙,組織一次惠民政策宣講、一次集中促銷推介“五個一”活動,引導居民自主進行家裝廚衛“煥新”、建筑門窗改造等,實現“惠民政策進小區、產品展示在小區、優質服務到小區”。
多方籌資強保障,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資金和預算內投資,指導各地綜合運用債券、貸款、居民出資等方式,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政策,多渠道籌集改造資金,確保改造成效。
由“改得好”向“管得好”延伸
老舊小區既要改好,又要管好。山東省持續深化提升“齊魯紅色物業”建設,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引領作用,以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改造成果。
強化黨組織引領,持續完善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同聯動機制,指導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積極認領社區黨建服務項目,共同解決好居民的“急難愁盼”。
推進物業服務覆蓋,引導居民在改造前協商確定物業管理模式,通過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街道社區領辦基礎性物業服務等方式,解決好老舊小區脫管失管難題。
提升物業服務水平。開展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引導物業服務企業積極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更好滿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具體工作中,山東將采取設計方案競賽、聯系點制度、典型案例示范等方式,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由“計劃表”向“實景圖”努力
另據了解,目前各地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部署要求,正在有序推進改造工作。
近日,青島市房地產發展中心組織召開工作會議,專題調度改造項目進度計劃。市南區、李滄區、嶗山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牽頭部門、改造項目建設單位詳細匯報了轄區2025年改造小區群眾意見建議征集、項目立項和招投標手續辦理情況以及后續進度計劃安排。下一步,青島將科學優化、加強統籌,加快推進前期各項工作,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完工、居民早受益。
聊城市今年計劃改造東昌府區、冠縣、高唐縣等地的43個老舊小區,將惠及2899戶居民。此次改造將重點對小區道路進行修繕,方便居民出行;更新水電暖等管線,保障日常生活;同時,增加綠化與休閑設施,提升小區整體環境品質。目前,當地正嚴格按照改造計劃要求,精心組織施工,有序推進改造工作。